历史和现实都表明,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战无不胜、攻无不克的制胜法宝。新时代新征程,广大党员、干部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,持续涵养廉洁奉公正气,做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、营造者、维护者。
严格监督管理,强化纪律约束。坚持严管就是厚爱,正视问题、刀刃向内,让从严管理审计干部成为常态机制。一是坚持制度全贯通。坚持用制度管人、管事、管权,进一步明确审计人员行为边界,扎细扎密扎牢制度笼子。二是坚持监督全流程。从调查取证、审理、报告、移送、整改等各个流程监督审计行为,找准审计权力运行风险点,善于从小事小节上分析研判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抓在日常、严在经常、抓早抓小,确保任何人、任何环节都不能随意抹问题、谋私利。三是坚持自律全方位。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,以高于别人的标准、严于别人的纪律要求自己,防止“小节无害”的麻痹心理、“不为人知”的侥幸心理,养成有规定按规定、没规定按程序的习惯,让铁的纪律变成行动自觉。
“清贫,洁白朴素的生活,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!”这是方志敏在《清贫》中写下的句子。1935年1月,由于叛徒告密,方志敏不幸被捕。国民党士兵认为,像他这样的“大官”肯定带着很多钱,但搜遍其全身只找到一块旧怀表和一支钢笔。方志敏告诉他们:“想从我这里发洋财,是想错了”“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,个个都有钱……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。”他的口袋里没有一个铜板,却盛满了“冰壶玉尺,纤尘弗污”的高节。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,方志敏在遗稿中写下:“为着主义的信仰,阶级的解放,抱定了斗争到底的决心,所以生活虽然艰苦,而精神还是非常愉快的。”在狱中,他以不屈的革命意志和高尚的人格魅力,与敌人进行信仰交锋,最终感化了多名国民党人,使得狱中写下的文稿得以带出。
“廉者,政之本也。”廉洁自律是永恒话题,也是终身课题,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、处世之道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,最大的诱惑是自己,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。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,制度设计得再缜密,也会‘法令滋彰,盗贼多有’。”新的历史条件下,党员干部应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,在严格自律上作出表率,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。
郑重声明:图文由自媒体作者发布,我们尊重原作版权,但因数量庞大无法逐一核实,图片与文字所有方如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,核实后我们将予以删除。
热门阅读
最近发表
济南网,版权所有